茨林圍的由來與發展
茨林圍是澳門歷史悠久的圍村,有近四百年歷史,曾是居澳的日本天主教徒集居地,見證着聖保祿教堂(大三巴)的興衰。根據王文達的《澳門掌故》記載,茨林圍原是昔日澳門的慶盛坊,17世紀初,日本嚴禁信奉天主教,不少日本天主教徒為逃避政府捕殺,逃至澳門並在茨林圍一帶聚居,因為他們在圍内種植馬鈴薯當糧食,便有了茨林圍這個名稱。1602年,耶穌會會士第三次重修聖保祿教堂,由於居住在茨林圍的日本人多為建築師和藝術家,而且人力物力非常便宜,故會士在修建教堂時僱用了圍内不少日本人。至1835年,聖保祿教堂失火燒剩牌坊和背後少量土牆後,原先住在圍内的日本人也離去。後來聖保祿教堂遺址的後半部份地段被用作擴展茨林圍(現天主教藝術博物館背後及以東北的一段),遷入的民眾漸漸增多,並把斜坡段分築成上、二、三、底四層列巷,住有近百戶人家。上世紀40年代,大炮台山腳木屋區發生大火,災民被安置到台山巴波沙坊,少部份則遷至茨林圍。同時澳葡政府計劃將大三巴一帶劃為旅遊風景區,遂在茨林圍上層修築圍牆作為屏障,並在圍牆與大三巴之間開闢馬路,命名為“高園街”(Rua de D. Belchior Carneiro),把茨林圍分割成南北兩段。作為澳門現存唯一的圍村,早前政府已將茨林圍列入政府的文物保護清單,並視之為大三巴景區的重要組成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