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力貿易
苦力一詞源於印度泰米爾語,指從事粗重體力勞動的人。苦力貿易專指從事販賣華工到西歐、美洲作奴隸勞動的勾當。《澳門史略》曾提及葡萄牙殖民主義者早在15世紀中葉就開始做販賣黑奴的生意,因此佔據澳門以後,便繼續經營這項非法的偷運活動。有鑒於此,明、清政府曾多次下令,禁止販賣人口,但葡、英等殖民主義者對此置若罔聞。鴉片戰爭後,中華民族淪為國際列強欺凌的對象,澳門亦淪為國際列強混雜的據點,販賣人口活動日漸猖獗,特別是在咸豐二年(1852)廈門人民反抗掠賣人口的鬥爭之後,澳門成為了最大的苦力出口港之一。此時,葡、英等殖民者公開設立“招工機構”(也叫豬仔館)來從事苦力貿易。澳門的豬仔館,葡萄牙人稱它為“巴拉坑”,高牆鐵栅,警衛森嚴。當年這些經營販賣華工的豬仔館大多開設於大三巴、白馬行、沙欄仔、高樓街及天通街等地。豬仔館豢養着一批“匪徒”,他們散佈於珠江三角洲,行跡在江、浙、閩、粵沿海地域,甚至深入湖南、湖北等內地省份進行拐騙和綁架,或以介紹職業為名,將鄉民誘騙到澳門“豬仔館”,然後用船運往古巴、秘魯等國出賣,謀取高利。由於從事苦力貿易能牟取高額利潤,澳門豬仔館數目與日俱增,1873年苦力貿易停止前夕,全澳豬仔館發展到300多家,澳葡政府每年從苦力貿易中亦獲得相當於海關稅收五倍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