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船塢的由來與發展
澳門政府船塢的記錄,最早可以追溯到1884年,當時港務局已經擁有一座能提供維修服務的小型船塢。這座小船塢的位置在內港司打口附近,但因為港口淤塞的關係而搬遷到媽閣廟旁。早期媽閣政府船塢主要負責船隻的維修,包括政府船隻及特許的私人船隻。1910年,媽閣政府船塢建造了第一艘屬於港務局的木製快艇──“氹仔號”,直到1918至1920年間才建造出第二批屬於港務局的船隻。同期,媽閣政府船塢得到擴建,不但加建倉庫和其他工場,還增添了辦公室和優化了工作空間。1929年,媽閣政府船塢建造了澳門第一艘鋼船──“翡翠號”。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媽閣政府船塢脫離了港務局管轄,及後建造了多艘船隻,直到1993年共建造了74艘船隻。由於空間不足的問題,船塢一直未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技術和設備仍然處於落後的水平。回歸後,媽閣政府船塢為澳門旅遊娛樂有限公司建造了“奧能度號”。其後,政府在媽閣廟和媽閣政府船塢前填海建造西灣湖景大馬路,以連接西灣大橋。媽閣船塢政府因而在2003年,遷到位於筷子基船澳街的船舶建造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