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船坞的由来与发展
澳门政府船坞的记录,最早可以追溯到1884年,当时港务局已经拥有一座能提供维修服务的小型船坞。这座小船坞的位置在内港司打口附近,但因为港口淤塞的关系而搬迁到妈阁庙旁。早期妈阁政府船坞主要负责船只的维修,包括政府船只及特许的私人船只。1910年,妈阁政府船坞建造了第一艘属于港务局的木制快艇──“凼仔号”,直到1918至1920年间才建造出第二批属于港务局的船只。同期,妈阁政府船坞得到扩建,不但加建仓库和其他工场,还增添了办公室和优化了工作空间。1929年,妈阁政府船坞建造了澳门第一艘钢船──“翡翠号”。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妈阁政府船坞脱离了港务局管辖,及后建造了多艘船只,直到1993年共建造了74艘船只。由于空间不足的问题,船坞一直未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技术和设备仍然处于落后的水平。回归后,妈阁政府船坞为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建造了“奥能度号”。其后,政府在妈阁庙和妈阁政府船坞前填海建造西湾湖景大马路,以连接西湾大桥。妈阁船坞政府因而在2003年,迁到位于筷子基船澳街的船舶建造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