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交石是明清遺老北望神州之處
螺絲山古稱馬交石山,它和從黑沙灣至嘉思欄的海邊礁石、崖石,是明、清兩代遺老、詩人近觀海景、遠望神州的地方。在澳門終生寓居的番禺籍畫家、詩人張逸(1871-1942)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所作的詞《馬交石感遇》就有“鳳鸞飄泊景遷,那堪回首憶當年。”的身世感懷。
近代嶺南三大詩人之一、廣東鎮平(今蕉嶺)進士邱逢甲(1864-1912)的詩,描寫在馬交石山所見的海潮像身穿犀牛皮盔甲的軍士在出陣作戰,壯懷激烈:
覆路榕蔭接海堤,望洋東轉望洋西。
馬蛟石上看潮立,十萬軍聲戰水犀。
順德籍詩人黃棣華(1872-1955)於1926年批評當時澳葡政府將馬交石山削成螺絲狀,破壞天然石景:
山形削就作螺絲,石徑紆迴次第穿。
失卻本來真面目,人工雖巧豈天然。
在螺絲山和馬交石留下詩篇的詩人,還有晚清順德旅澳詩人楊增暉、抗日戰爭期間避居澳門的香山人鄭哲園和來自番禺的吳道鎔、汪兆鏞、商衍鎏,曾寄籍澳門的當代嶺南傑出女學者、詩人冼玉清和女詩人崔瓦注、周佩賢(雪社社友)等亦有題詩紀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