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中後期澳門填海造地
十九世紀中後期,澳葡政府為發展需要,開展了一系列的港口重整、淤灘填實以及取直海岸線等工程,新的街道因而形成,並逐步由原來稍顯凌亂的呈有機生長分佈演變為格網狀。1864年,葡萄牙海軍部的海外工務局制定了初步的《港口改善計劃》。1869年,澳門工務局接手該工程,並開始了自媽閣廟至蓮花莖的一系列淤灘填實和港口重整工程。1872年,工務局開始對紅窗門以外、火船頭街以內福隆新街一帶填灘,工程包括取直海岸線,填壅了北灣“三塘”。1877年,澳葡當局對內港岸邊十月初五日街以外的淤泥灘進行填海,填地工程竣工後開始建造帶有騎樓的商業街區。1888年4月2日,工務局開始治理北灣內港,將沙梨頭一帶淤灘填平,築成沙梨頭海邊街,並修築了一道海堤,堤上興建罅些喇提督大馬路。1890年,澳葡當局通過訓令建設了青洲地峽,把澳門半島與青洲島連接起來,並清理海邊各種廢物,治理內港淤塞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