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貿易與公棧
澳門的鴉片貿易最早可追溯到明朝,到了清康熙至同治年間,北灣的司打口成為專門進口鴉片的小型碼頭。為便於徵收煙稅,澳葡政府在碼頭兩岸興建貨倉存棧(稱“公棧”或“官棧”),當鴉片運送到司打口後,擁有者需將其存入公棧,待完稅後方可運出銷售。十九世紀中期,司打口因河道淤塞而無法使用,澳督柯打決定擴充司打口,將淤塞的河道填壅成為平地。工程完工後柯打總督已卸任,澳葡政府在填地上建立了新的煙稅碼頭(即現在的比厘喇馬忌士街大豐倉處,南舢舨碼頭側);而中間的空地,則命名為柯邦迪前地,以紀念總督柯打策劃此項整治工程。此後數十年間,鴉片公棧不斷擴充,甚至設有“煙膏配製場”和“大煙專賣局”。二十世紀初期公棧仍在擴充,直至二十世紀中期澳葡政府基於鴉片對市民造成危害最終全面禁止進口及吸食鴉片,用以存放鴉片的公棧或拆建或改作他用。位於火船頭街和柯邦廸前地交界的同善堂第二診所俗稱“鴉片屋”,原為鴉片公棧的一部分,建於十九世紀後期。自1946年澳門禁鴉片後,曾先後租出作為貨倉和熔金工場,亦曾作為第二警區署。1992年鴉片屋被列入澳門文物名錄,4年後有關當局更耗資67萬澳門元把公棧重新修葺。2001年,同善堂第二診所由原清平直街舊址遷入該建築,為市民提供中醫針灸及各種西醫診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