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閣廟石壁遍佈應和詩
媽閣廟是留下近代詩人足跡最多的澳門景點。清朝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時任廣州知府的山西人張道源因公務來澳,在媽閣廟石壁上題了一首五言律詩:遙轉蓮花島,天然地構亭。當軒浮積水,護楫有仙靈。
海覺終宵碧,榕垂萬古青。鯨波常砥定,風雨任冥冥。
後之來者紛紛題詩步韻(依這首詩的韻腳題詩),至今刻在岩石上的應和詩多達十餘首,其中包括時任香山知縣的雲南人許敦元、滿州旗人將軍西密揚阿、高要舉人黃德峻、廣東惠陽(古稱歸善)籍、精於指書的軍官張玉堂、香山人劉珩,媽閣廟僧人釋暢瀾和釋遂昭、番禺人潘飛聲等步韻應和,張玉堂並在媽閣廟岩石指書“海鏡”二字。另韻題石壁的詩人有香山人吳啟苞、南海人招廣濤、南海人陳應科、廣州海幢寺住持釋純謙、番禺人蘇鴻、1858年隨欽差大臣耆英來澳門參加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談判的番禺舉人潘仕成、香山人黃國培、順德人簡朝亮、浙江才女羅慧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