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望洋燈塔及教堂
東望洋燈塔即松山燈塔,是位於松山山頂的最高點。東望洋燈塔是東望洋炮台的一部份,是東望洋山上的三大名勝之一。燈塔始建於1864年,是由土生葡人加路士·維森特·羅扎所設計的。1865年9月24日正式開始運作。東望洋燈塔是中國沿海地區最古老的現代型燈塔,最初只是靠一盞火水燈發光。1874年,燈塔因風暴受損,經過重修後於1910年6月29日重新啟用和轉為電氣化運作。在雷達還未普及之前,是進入珠江的地標。現今燈塔已改由現代化照明系統,仍然為航海人士服務。由於地勢相對較高,燈塔亦曾被用作懸掛風球訊號和燈號,向公眾發放風暴消息等用途。1992年,東望洋燈塔被評定為澳門八景之一。2005年,被列入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是澳門歷史文化城區的一個組成部份。與東望洋燈塔毗連的是一座小型教堂,由於翻譯上的差異造成教堂有着不同的名字,其中最為人熟悉的名稱是聖母雪地殿教堂,另外又有海涯聖母教堂及白雪聖母隱修院等的稱呼。教堂約建於1622至1637年期間,內有海涯聖母和護衛航海者的施洗若翰等的聖像及畫像。上方的天花呈拱形,牆身繪有聖經故事和人物的彩色壁 畫,這些壁畫是華南地區罕見之宗教主題壁畫。牆身主色為白色,有黃色線條配搭,具十七世紀葡萄牙修院的建築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