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伴月臺與孝子故事
路環島譚公廟位於路環十月初五馬路末端,像其他許多古廟一樣,前面海,後靠山。它後面原本有個巖石叢生的山岬,是突出鹽灶灣的石崖,稱為“石角”。該廟門聯“石角鍾靈符筆嶺,迴瀾勝島宛蓬萊”證實廟的所在地點古時候叫“石角”。據老居民說,古時候譚公廟、天后古廟和觀音古廟門前都是海,這個海灣叫鹽灶灣,譚公廟就在弧形海岸南端的“石角”之前。石角的雄偉石景,由於自古至今不斷遭採石者盜採,現在已經湮沒,連同“石角”之名亦差不多被人遺忘了。在譚公廟後側即石角原址的階梯形空地,從古至今稱為七星伴月臺。臺上存在“七星伴月枱”,是七張石櫈和一張圓形石枱構成的陳設組合。據路環民間傳說,清朝嘉慶二年(1797年)時,路環有一個日常在石角採石、打石的石匠,名叫李必達。有一天夜裏,他的母親梁氏得神仙“報夢”,說石角有七埕黃金一埕白銀,是梁氏前生留下的,可以在今生取用。梁氏醒來後信以為真,便帶同李必達趕去尋金,但始終找不到。梁氏失望之餘,茶飯不思,病倒在床,很久不癒。李必達為了救母親,日夜開工,鑿出一張石枱和七張石櫈,放在梁氏所說有七埕黃金一埕白銀之處,再帶同母親去看,說是神仙所送。母親看後大徹大悟,雖然明知是兒子所造,但覺得有個孝順的兒子,更勝黃金白銀千斤,病乃霍然而癒。
後來經歷近二百年風雨,石角的石採盡,石枱、石櫈損毀,四廟慈善會乃於1980年重修“七星伴月枱”,根據原有傳說,改以七個陶製的埕(梁氏說夢中的金銀用埕盛載)倒置充作櫈子。埕子易破,後來改用七個圓面的石櫈。
最近一次重修,因主事者不知其歷史淵源,造了八個石櫈。這是路環街坊四廟慈善會宣揚孝道的紀念性陳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