氹仔施督憲正街
氹仔有一組街道頗具特色,這便是以澳門總督父子二人姓名命名的一條直街的南北兩段。北段街道即施督憲正街,南段街道為告利雅施利華街。施督憲名為Carlos Eugénio Correia da Silva,於1876至1879年間任第89任總督,並於1877年1月兼任駐華代辦,同年8月起兼任駐華公使。施督憲正街東北起自飛能便度街;西南止於官也街與告利雅施利華街交界處,全長275米,寬度為4米,南面入口處為7米。從北面進入,街右為益隆炮竹廠舊址。益隆炮竹廠原在南海經營,1926年12月,東主鄧璧堂將該廠遷至澳門氹仔,廠房佔地達11公頃,為當時澳門最大的炮竹廠之一。
沿着益隆炮竹廠舊址向南行,街左為醫靈廟,又稱嘉善堂。1899年12月30日獲澳門政府批准,嘉善堂正式設立。今已演變為廟宇,廟門是澳門已經少見的趟櫳門。過了醫靈廟,街右是一座粉刷成綠色的平房──“氹仔松柏之家”。走過該街與律政司街、兵房斜巷街口,有一座玫瑰紅外牆、樓高兩層的建築──“熊貓餐廳”,曾是澳門“一二‧三”事件的原發生地。與餐廳隔街相望,有一小型廟宇──觀音堂。
中西合璧的嘉模墟是該街最重要的古建築之一。該墟前身為氹仔市政街市。始建於1886年,因當年靠近海邊,為漁獲、農產品集散地和附近居民社交地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漸告荒廢,市政街市另建他處。2003年,特區政府將其重新修葺,改建為廣場,開放給公眾作休憩之用。街市建築為中西合璧風格,有十根羅馬柱支撐起大型中式屋頂,屋頂覆以中式瓦片,為氹仔舊城區的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