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社在娛園、張園雅叙
辛亥革命後,部份廣東士大夫逃來澳門,組成詩社─陶社,以晉朝隱居詩人陶淵明為偶像,經常在蓮峰廟和娛園觴詠自娛,最突出的詩才是來自番禺的汪兆鏞、張學華和吳道鎔。汪兆鏞(1861-1939)是汪精衛長兄,光緒年間舉人,先後12次來澳門,77歲在澳門病逝。他在澳門創作的詩詞載入《澳門詩詞箋註》的就達121首之多。他曾住在娛園,所寫《清明日過盧氏池亭次伯越韻》,述及他與崔師貫等詩人在娛園步韻唱和。
陶社詩人也經常在張園聚集吟詩,至今遺存《因樹園耆舊會圖》(澳門博物館藏畫)為證。張園又稱因樹園,在士多鳥拜斯大馬路和雅廉訪馬路交界,正門向二龍喉公園,後門向文第士街。園主是香山人張仲球。張學華有詩見證當時詩人、畫家在上述兩園的雅敘。
上世紀二十年代初期,澳門出現以教師為主要成員的雪社,成員多以“雪”為號,例如南海人馮秋雪(佩文學校校長,澳門同盟會成員)、其弟印雪(佩文學校教師)、其妻冰雪(趙連城),另有新會人卧雪(梁彥明,崇實學校校長,1920年與馮秋雪等創辦澳門中華教育會)。娛園是他們雅敘的地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