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內風情 昔日的澳門是一個小漁村,亦稱濠江、濠鏡或濠鏡澳。當中“濠”字的由來與澳門及其附近曾盛產蠔(即牡蠣)有關。澳門半島最早的蠔田──沙欄蠔田就是位於現今蠔里附近的沙欄仔一帶,面積很大;而大約在明朝中葉以前,現今23號碼頭以南和整個新馬路末段一帶,都是蠔田,相信蠔里名稱的由來與之有一定的關係。走進蠔里,除可見小廣場上屹立着一棵老榕樹外,還可見一排充滿懷舊氣息的兩層高小樓房在兩旁圍繞着。這些老房子以磚石牆身為主體,配有木製的門窗和瓦片屋頂,下層空間普遍作為會客吃飯之用,上層空間多為閣樓和一般的睡房。房子後側常留有天井,方便透光和通風。置身於蠔里,令人聯想到過去小城的情景:“居民都開着大門,小孩在門前玩耍,老人家於樹蔭下、坐在椅子上搧扇納涼,貓咪在牆角玩耍……”,想着想着便可以暫時抽身遠離都市的繁囂。上述情景已很難在都市內體會,但身處蠔里,看着充滿懷舊氣息的老房子,偶爾穿插幾位來緬懷過去的背包客,如此安靜的氣氛,與鄰近人車熙攘的馬路形成鮮明的對比,是感受澳門休閑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