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湖馬路與鏡湖歷史紀念館
鏡湖醫院位於鏡湖馬路。鏡湖馬路東南接炮兵馬路,西北至罅些喇提督大馬路。該馬路葡文街名中的Estrada意為“馬路”,“Repouso”意為“安息”,以此表示馬路附近曾為亂葬崗,又有聖味基墳場,是作古之人“長眠安息”的地方。中文街名中的“鏡湖”,是指位於馬路旁的“鏡湖醫院”,1870年開始籌建,1872年落成。1892年,孫中山先生在香港西醫書院畢業後,曾到該醫院任義務西醫。今天所見的鏡湖醫院,已非當年的平房,其中一座高十七層的現代化醫務大樓,於1997年動工興建,耗資4.5億元,1999年落成。鏡湖醫院設有鏡湖歷史紀念館,展館正廳高懸“旨建坊”匾額,因澳門鏡湖醫院何穗田等紳董對內地捐款賑災有功,光緒皇帝下聖旨,令澳門建坊予以表彰。現懸掛在紀念館內的匾額是當年的實物,鏡湖醫院於1989年興建紀念館時把匾額翻新。展廳中有許多孫中山在澳門的圖片和史籍,多張孫中山向院方借款還款的單據份外矚目,他先後向鏡湖借款兩筆共逾三千両銀開設中西藥局和進行革命活動。從紀念館展品可知鏡湖慈善會當年服務相當廣泛,贈醫施藥、安置瘋殘、施棺殮葬,以至幫助難民及被拐帶人口,展廳中還有許多報恩牌匾,蓋因鏡湖慈善會承擔解決商務爭議、民間糾紛的責任,送來牌匾以示謝意。1951年高劍父因病死於鏡湖醫院,死後曾葬於美副將大馬路新西洋墳場,後遷葬至香港。